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企业聚焦 >
封神:殷郊害母,姜皇自杀,妲己诬陷,殷寿成受益者

时间:2023-08-11 18:23:30    来源:小董乘风破浪

先说观点:姜皇后的死,是自杀,但和殷郊有很大关系,妲己无疑是背锅了。


(相关资料图)

第一段是妲己附身殷启进行弑父,最后一群人全死了,纣王捡漏。

这件事情那些质子们看不明白,朝堂大臣,皇后,这群人可看得明明白白。

殷启为什么弑父,完全没有道理,在等个几年他就是上位了,完全说不通,难道就几年时间还等不了吗?

弑父也分时候,随便下点毒药也就行了,至于在大庭广众之下弑父吗?

最后结果是殷启死了,整件事情最大的受益人是殷寿,是这个小儿子。

是谁动的手脚,稍微动点脑筋就可以想明白。

第二天纣王登基,比干站出来了,他表示要祭天!

接着殷郊来了,他表示要替你祭天,但你首先要传位!

这个时候纣王心里怎么想:我刚弑父,你这个皇亲国戚说要我祭天,接着我儿子让我传位?

这传达了一个意思,那就是太子和皇叔合起来要夺权!

纣王这时候属于刚做完亏心事,内心比较慌。

而太子和皇叔的阵容也确实能引起朝堂震荡,但不至于让他紧张,如果这个时候加上皇后的关系,她的父亲是东伯侯,这几个侯王中的大哥。

这个关系就梳理顺了,政治上有比干,军事上有东伯侯,殷郊只要是一举旗,事情就成功一半了。

这时候,纣王的心里就三个字:要逼宫!

虽然始作俑者那两人没这么想,但他却这么想了,所以他连一句废话都没和殷郊说,为了表示自己的诚意,他决定祭天。

这个时候比干开心了,他觉得这小子不错,然而在纣王眼里却更加不爽。

殷郊很孝顺,但他确实有点蠢,姜皇后在祭台的时候拦了他一下,他没当回事。

作为母亲,只好私下给他上课,提点提点,结果殷郊把自己父亲当作战神,即便这时候,姜皇后有再多不满,也不好直接摧毁父亲在孩子心中的形象。

所以她只能找到纣王,得知两人正在洗澡后,她便提刀进去。

从姜皇后拿着匕首来时,纣王其实就一直没当回事!

反而妲己很开心,她问:双修?

这句话很真诚,因为片子把妲己刻画成宠物,那么宠物对于女主人,保持着爱屋及乌的原则,是有一定好感的。

接着姜皇后下水,直到水中出现了血,纣王有点慌了,接着妲己探头,他恢复以往平静。

他不担心姜皇后,他担心的是妲己,因为皇后已经没有价值了。

他们两人是联姻状态,而不是自由恋爱状态。

在纣王没成为王之前,姜皇后是助力,那么他现在成为王了,这个助力可有可无了。

举两个例子,纣王登基,姜皇后在后面站着,她看都没看他一眼。

不说爱不爱,皇帝登基,皇后最起码也象征性看一眼吧,结果她看都不看。

还有在四大侯的问题上

东伯侯:“太子是我外甥,我不可能谋反”。

然后纣王就让他儿子给他弄死了,纣王要是给皇后一点点面子,东伯侯都不会死。

无论是从原著还是电影中,两人都没有爱,都是因为背景联姻,这种关系,非常脆弱。

重要的是,他现在有了妲己,不说能有多厉害,最起码受伤不死。

儿子啊,妻子啊,对他的作用不大了,有了妲己就可以顶替妻子,至于儿子不重要,他永远不死,要太子干嘛。

至于姜皇后的死,我持有自杀态度

先看妲己的表情,她非常惊慌,就像小孩犯错了一样。

她的惊慌是因为这个人有毛病,为什么把死嫁祸到自己身上。

她是个1500年的妖精,能在狗洞里吃人,杀个人来说,不是难事。不至于出现惊慌的表情。

我觉得皇后在水下自杀,她想让自己死归到妲己身上,毕竟一个后宫妃子刺杀皇后,这个罪名妲己担不起。

即使最后纣王没有处理她,那么纣王会觉得对她的愧疚,从此对殷郊能放松一点。

毕竟姜皇后知道纣王是什么样人,就是想让自己的死,来打消纣王对殷郊的疑心!

另外还有一个说法,就是妲己确实杀了她,上岸的惊慌表情,就是她觉得女主人要杀她,她没办法只能反杀!

但其实这一点有点立不住,姜皇后这时候已经是必死之局了,因为东伯侯的罪名就是反贼!

那么所为女儿,是一定要有责任的,这个时候只有她死,才能不让殷郊受到一点伤害,所以她在提刀的时候,句句在刺激纣王。

她想激起纣王的人伦观念,让他放过殷郊,但她没把握,所以便自杀推到妲己身上,让纣王觉得愧疚于她,从此放过殷郊。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