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田家》阅读答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如果这12篇文章还不能满足您的需求,您还可以在本站搜索到更多与《田家》阅读答案相关的文章。
篇1:田家阅读答案
郑獬
【资料图】
田家汩汩流水浑①,
一树高花明远村。
云意不知残照②好,
却将微雨送黄昏。
[注释]
①浑:这里是满的意思。②残照:夕阳。
[练习]
1.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流水汩汩、高花满树的景象,其中“ ”字尽现田园清朗的意境。
2.云本无知,诗人却怨云“不知”。这看似无理的.抱怨,蕴含着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篇2:《田家》阅读答案
1.平川、春祭笑语、雨歇鸠鸣、初日繁花 。
2全诗情景交融,笔触欢快明朗,描绘了浓浓的春意,勃勃的生机,表现了田家生活的热烈、兴旺的气氛,同时也表现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态度。
篇3:《田家》阅读答案
欧阳修
绿桑高下映平川,赛罢田神笑语喧。
林外鸣鸠春雨歇,屋头初日杏花繁。
注:赛:旧时祭祀酬报神恩。
1.这首诗四句恰似四幅图景,试分别用四字句概括。
2.这首诗虽然描绘了四幅图景,但却反映了田家生活的情况和作者的心情,试说说这首诗所表现的气氛、情调和作者的.观感。
篇4:《夜宿田家》阅读答案
戴复古
簦笠相随走路歧,一春不换旧征衣。
雨行山崦黄泥坂,夜扣田家白板扉。
身在乱蛙声里睡,心从化蝶梦中归。
乡书十寄九不达,天北天南雁自飞。
注:“心从化蝶梦中归”中的“心”,有的版本写作“身”。
(1)颔联“雨行山崦黄泥坂,夜扣田家白板扉”表现了诗人当时什么样的生活状况?(4分)
(2)结合全诗,体会颈联“身在乱蛙声里睡”中“乱”字在诗中的妙处。(4分)
答案:
(1)颔联描写了诗人下雨时在黄泥坂上艰难跋涉,夜晚投宿贫寒农舍的情景,
(2分)表现了诗人劳苦奔波、四处漂泊的.生活状况。(2分)
(2)“乱”字写出了蛙声的嘈杂、喧闹,(2分)衬托了诗人乡书难寄,久游思归的纷乱愁绪。(2分)(言之成理即可)
篇5:田家的阅读答案
绿桑高下映平川,赛罢田神①笑语喧。
林外鸣鸠②春雨歇,屋头初日杏花繁。
注释:
①赛田神:是指古代农村以祈盼丰收为内容的一种祭祀活动。
②鸠:一种小鸟
9.诗中描写农村生机勃勃的兴旺景象的诗句是:(1分)
10.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图画。(2分)
11.这首诗表现了诗人这样的.情怀?(2分)
篇6:田家的阅读答案
9.屋头初日杏花繁(1分)
10.春光明敏、欣欣向荣的“农家欢乐图”(1分)
11.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赞美。(2分)
乙文译文:
傅永,字修期,是清河人。幼时跟随叔父傅洪仲从青州到魏,不久又投奔南方。他很有气魄和才干,勇力过人,能够用手抓住马鞍,倒立在马上驰骋。他二十多岁的时候,有个朋友给他写信,但是他却不会回信,就请教洪仲,洪仲严厉地责备地,不帮他回信。傅永于是发奋读书,广泛阅读经书和史书,兼有文韬武略。皇上常赞叹说:“战场上能击退贼兵,平时能作文书,只有傅修期了。”
篇7:《田家》阅读答案及赏析
《田家》阅读答案及赏析
田家
聂夷中
父耕原上田,子劚山下荒。
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仓。
注释:
1、聂夷中:生卒年不详,字坦之,河东人。
2、劚:砍、斫。一作“锄”。
本诗表现田家的悲惨命运,却没有一句议论和抒情的句子,诗歌是怎样表现这一主题的?请作简要赏析。
参考答案
本诗运用白描手法,寥寥数语就勾勒了父子辛勤耕耘劳作、官家筑仓虎视以待的画面,表现封建统治者残酷剥削、压榨农民的深刻主题。
赏析:
《田家》共两首,这是第一首。诗中主要揭露了封建统治者对农民的.残酷剥削,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前两句写一家农户父子二人都在忙碌耕种。说是父子二人,实则上就是全家,因为古代妇女是不下田干活儿的;说是一家,实则上是指所有的劳动人民,所有的劳动人民整日都在辛苦耕作,不得空闲。反映了劳动人民的艰辛。
后两句写封建统治者只知道剥削劳动人民,却从不知道关心劳动人民的疾苦:“禾未秀”,庄稼还没有成熟,管家就已经开始“修仓”,修仓干什么?等着装收上来的粮食。庄稼还未成熟就等着收税,已经是很不近人情了,而官家的不近人情还远不止于此,“六月禾未秀”,按照常规,五月庄稼就已经应该成熟了,这首诗中却说六月还没有成熟,很可能是遇到了什么天灾庄稼歉收。在遭遇天灾庄稼歉收、老百姓自己辛苦劳作一年却很可能衣食不保的时候,官家没有考虑如何帮老百姓渡过难关,而是在修仓准备收税,官家横征暴敛、巧取豪夺、冷酷无情的嘴脸便暴露无疑了。
整首诗歌只是简单叙事,并没有一个字表露自己的感情,但是我们却能真切的感受到诗人对统治阶级不顾百姓死活的强烈憎恨和对老百姓辛苦劳作却不得温饱的深切同情,语言浅显易懂,明白如话,但却意味深长,耐人寻味。
篇8:夜宿田家阅读答案
戴复古
簦笠相随走路歧,一春不换旧征衣。
雨行山崦黄泥坂,夜扣田家白板扉。
身在乱蛙声里睡,心从化蝶梦中归。
乡书十寄九不达,天北天南雁自飞。
注:“心从化蝶梦中归”中的“心”,有的.版本写作“身”。
①簦笠,伞和斗笠。
②坂,山坡。③化蝶梦,《庄子·齐物论》:庄子曾梦化蝴蝶。
(1)颔联“雨行山崦黄泥坂,夜扣田家白板扉”表现了诗人当时什么样的生活状况?
(2)结合全诗,体会颈联“身在乱蛙声里睡”中“乱”字在诗中的妙处。
阅读答案:
(1)颔联描写了诗人下雨时在黄泥坂上艰难跋涉,夜晚投宿贫寒农舍的情景,表现了诗人劳苦奔波、四处漂泊的生活状况。(意对即可)
(2)“乱”字写出了蛙声的嘈杂、喧闹,衬托了诗人乡书难寄,久游思归的纷乱愁绪。(言之成理即可)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旅途夜宿农家的情景,抒发了羁旅乡愁之情。首联写旅途苦况,以“簦笠相随”极写孤独,以“路歧”极写行路难,又以“一春不换旧征衣”极写寒酸,一唱三叹,感慨深沉。颔联切入正题,以“雨”和“黄泥坂”进一步写行路难,而以“白板扉”反映出农家的贫困,从侧面写旅况凄凉困苦。因此,即使蛙声呱噪,诗人也很快就进入梦乡,并梦化蝴蝶。颈联可谓极尽飘泊无依,身世茫茫之致,旅夜情景逼真形象,旅途实情孤寂索寞,和谐地融合在一起。尾联抒发思乡之情,出句有“家书抵万金”的感慨,下句以景结情,富有无穷余味:传书鸿雁南来北去,却不能捎来一封家书;鸿雁南来北去皆有归宿,而自己却长年飘泊在外,有家难回。面对鸿雁,看看自己,不禁教人顿生迷茫怅惘之恨。
篇9:田家的阅读答案
宋 郑獬(xiè)
田家汩汩流水浑①,一树高花明远村。
云意不知残照②好,却将微雨送黄昏。
注释:
郑獬(1022——1072)字毅夫,号云谷。
①浑:这里是满的意思。
②残照:夕阳。
1.诗歌一、二句通过描绘田家________、________等景物,尽现田园清朗的"意境,抒发了作者_______的心情。(3分)
2.诗歌三、四句写得很有情趣,请从写作手法的角度,谈谈你的赏析感受。(3分)
篇10:田家的阅读答案
1.示例:流水、高花(树、远村);欣喜(愉悦)
2.示例一:三、四句运用拟人,诗人将“云”拟人化(1分),以责备口吻抱怨云彩带来微雨、送走夕照(1分),含蓄表达了自己对乡村夕阳晚景的喜爱、留恋之情(1分)。
示例二:三、四句借景抒情,(1分)借云彩带来微雨、送走夕照(1分),表达了诗人对乡村夕阳晚景的喜爱、留恋之情(1分)。
篇11:元日田家阅读答案
薛逢
南村晴雪北村梅,树里茅檐晓尽开。
蛮榼①出门儿妇去,乌龙②迎路女郎来。
相逢但祝新正寿,对举那愁暮景催。
长笑士林③因宦别,一官轻是十年回。
【注】①蛮榼:酒器。②晋朝时,民俗以“龙”字为家犬命名。后世以乌龙泛指犬。③士林:此处指读书人。
14.下列选项中对这首诗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本诗的标题中,“元日”点明了写作诗歌的时间,“田家”点明了诗歌的内容。
B.本诗首联描写了南村和北村不同的风景。在元日这天,家家户户很早就打开了家门
C.诗歌前三联写出当地淳朴的民风。元日百姓的生活热闹却又不失田园生活特有的宁静。
D.“但”字写元日这一天百姓相逢之后只彼此祝福健康长寿,也暗含了诗人对自己的告诫。
E.“暮景”一词含义丰富,既指一日之“暮”,也指一年之“暮”,亦可指一生之“暮”。
15.本诗表达了作者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6分)
答
14.AB(答对一个给2分,答对两个给5分)
[解析]A项,“‘元日’点明了写作诗歌的时间”错,诗中写的是百姓元日的情形,不一定是诗人写诗的时。B项,“南村晴雪北村梅”互文见义,所以“不同的风景”错误。
15.(1)过节的愉悦之情:“但祝”“那愁”表现出元日这天诗人、百姓欢度佳节的景象。暗含了一种愉悦之情。2)对宦游生活的厌倦之情:“长笑士林因宦别”,读书人为了做官,不得不去乡别亲,多么的可笑。3)对回乡的渴望之情:“一官轻是十年回”,外出做官,至少十年才能回到家乡,可见回乡之情是多么的迫切。4)对田园生活的羡慕之情:“树里茅檐”“蛮梳出门”“乌龙迎路”“但祝”“那愁”表现当地民风淳朴,流露出作者的美慕之情。(每点2分,答对三点给6分)
篇12:高中语文欧阳修《田家》阅读答案
高中语文欧阳修《田家》阅读答案
绿桑高下映平川,赛罢田神①笑语喧。
林外鸣鸠②春雨歇,屋头初日杏花繁。
注释:①赛田神:是指古代农村以祈盼丰收为内容的.一种祭祀活动。②鸠:一种小鸟[来源:]
9.诗中描写农村生机勃勃的兴旺景象的诗句是:(1分)
10.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图画。(2分)
11.这首诗表现了诗人这样的情怀?(2分)
参考答案:
9.屋头初日杏花繁(1分)10.春光明敏、欣欣向荣的“农家欢乐图”(1分)
11.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赞美。(2分)
乙文译文:傅永,字修期,是清河人。幼时跟随叔父傅洪仲从青州到魏,不久又投奔南方。他很有气魄和才干,勇力过人,能够用手抓住马鞍,倒立在马上驰骋。他二十多岁的时候,有个朋友给他写信,但是他却不会回信,就请教洪仲,洪仲严厉地责备地,不帮他回信。傅永于是发奋读书,广泛阅读经书和史书,兼有文韬武略。皇上常赞叹说:“战场上能击退贼兵,平时能作文书,只有傅修期了。”
★ 夜宿田家阅读答案
★ 韦应物《观田家》阅读
★ 田家元日 孟浩然
★ 阅读答案网
★ 阅读答案
★ 田家四季歌教学反思
★ 《醋栗》阅读答案
★ 金色花 阅读答案
★ 《大科技》 阅读以及答案
★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阅读答案
关键词: